單面山為設計藍本的蘭陽博物館,以介紹蘭陽在地生活發展演進為主,據設計師說,當建築物外在石材遇水時,外表會改變顏色。而整個建築物造型很有特色,開幕至今已經吸引相當多的遊客前往。
『石港春帆』,這是我猜的,石港春帆本是蘭陽八景之一,烏石港已無當時的繁盛風光,因此用以名稱和館徽所製成的旗幟來表示。
雖然今天不是例假日,但遊客不少,還好沒有影響到參觀品質。裡面的造型具現代感,突然之間我彷彿有在金字塔中的感覺。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DPRXYMG60rlg7a8fKPW2gt3Vr3xqZQ7JFRBmC73PmDKh2eiQJMjiN3DhQU8X5FJXF2B-9Vg6yU5NYHarjxMiR6oXMpDH4Y6CBuhfRjF7V_QJsH1WwpXPa_id0FI62F9b0kDDNK7IlP_g/s320/DSCN2375-1.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qFH8ewzeiEpjhJ72rCdhSES6xntoyeiGu4_2Klhmw2yCeH4DINHPDcwSTI67bjnWB797yGypD3te4SAkC55vbdJYufWKkKRhjuEQVGwpdtdORMT6NHNR60zqbk-FSHDwvUymcWArc_iE/s320/DSCN2362-1.jpg)
館中的通道門也配合整個博物館做成斜的。而右邊這段話是一首童詩的開端,大意是宜蘭的女孩子很漂亮,而且宜蘭雨水很豐沛。
博物館分成山之層、平原層、海之層、時光廊,來介紹宜蘭的形成、自然、生活、過去與現在。但因為相機的緣故,所以館內拍攝的不是很清楚,而且也不多。
山之層介紹許多蘭陽山區的動植物,還有太平山林場。
平原層介紹當地人民的生活,養鴨人家、頭城搶孤。
海之層介紹了靠著宜蘭的太平洋。左邊是漁民乘著竹筏捕魚,而右邊是專吃飛魚的鬼頭刀。
在南風號上準備標旗魚的標手,看來收穫還不錯!
其實館內還有許多展出,都是值得慢慢觀察長知識的。
博物館若是走馬看花是得不到它所要傳遞的東西,仔細品味或許才能真正的瞭解宜蘭。
烏石港雖然風光不再,但起而代之的或許有另一番新的風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