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安靜時的大溪老街

去年也是在差不多的時候來到大溪老街,
上次來並沒有四處的多看看,只是的一味吃吃喝喝,
這回就把上次沒看清的,就多看看吧!
老街畢竟就是老街,樣貌並不會有多大的改變,會變的我想應該是人吧。

斑駁的紅磚牆不知看盡了多少世代的來來去去。
左邊的建築紅牆上既沒有雕刻也沒有牌樓名稱,在這裡算比較少見。

這一戶有著華麗的雕刻和荷蘭文的名稱,
在那個時代使用外文我想或許是個新潮和前衛的想法。

在這老街的建築當中也見到了有二樓的設計,
只是我不知道是在初建築的時候就有二樓,還是之後再加上去的。

進入老街不久就可以看見的達文西瓜藝文館,
裡面有許多有趣的商品、童玩,我就買了個陀螺回家玩,
剛開始還不是很懂怎麼使力,後來可以說是非常順手,每次都是咻咻的轉。

大溪最具名氣的小吃應該就是豆乾了,沿路的豆乾店林立,
不管你是要吃現場的滷豆乾,或者是外帶的包裝豆乾,這裡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這一排的老屋建築相當一致,仔細看還是有些許的不一樣,
並列排著的店家,不知是否和老街興盛時的樣子差不多。

古色古香的木建築,裡面做了一些當地歷史的介紹,
但我比較感特別的應該是那類似門牌的木板。

雖然說多走走看看,但還是不能忘了,這裡的美味庶民小吃,
我又再次光臨了這家小店,老闆娘依舊熱情招待,
不過我的感覺糯米腸好像和我去年吃的不大一樣了,
是它變了,還是我的感受出了差錯呢?

來到另一個烤香腸小攤,看到了兒時的打彈珠,
一時興起就玩了起來,不過手氣有一些背,玩了兩次只中了一支香腸,但也不錯了!

來自金門的蚵仔和台灣本地的蚵仔有什麼不同呢,
我吃了之後還是分不出來,但他們的蚵仔煎是好吃的,
下次來還會再來吃,另外我對於它們的金門招牌也是印象深刻。

吃完熱熱的美食就想要來個冰冰涼涼的,
泡芙銀行裡的泡芙樣貌看起來很美味,於是就來了個香草冰淇淋泡芙,
雖然說我比較喜歡裡面是奶油的泡芙,但這個也不錯,我三兩下就吃完了。

本來是找不到原本在街頭上的老阿伯豆乾,還麻煩了仙草茶的老闆熱心告知,
原來老阿伯豆乾已經有了店面了,也只是在原本攤位的不遠處。
仔細看看,這個街上的電線也算密麻的了。

也一段時間沒有吃他們家的產品了,琳瑯滿目的一時之間不知道要選那一種好,
果然是選擇一多,就會亂了方向的我。

這個溫泉蛋很好吃,豆皮也不錯,其實應該說整盤的東西都不錯,
而且搭配著辣椒吃,對我來說更覺得能帶出味道,
要不是我剛才吃了太多東西,我想應該吃的更多樣才是。

吃了那麼多,那麼就在走走吧,
轉了個彎看到了在這裡算高的建築物,也就是這座哥德式的教堂。

另一條街上的建成商行,是我覺得在大溪老街這範圍中最華麗也最氣派的建築,
現在只能看著它的外貌而已,這建築物裡面雜草叢生,或許哪天會再重建吧!
看這棟設計的模樣和我之前在富岡老街看到的呂家聲洋樓有些相似,
一樣有著拜占庭式的圓頂,和有著羅馬意象的雙石柱。

這邊的老街比較安靜,雖然說安靜倒也不盡然,
因為這裡處處都有工程在進行,確實是影響了這裡的寧靜度,
不過工程結束之後若能讓這裡更美好,這些短時間的吵雜應該是可以接受的。

我猜想會不會是用羅馬拼音來表現姓氏~?

今天有些小小綿綿的雨,也不是在多人休息的假日裡,所以大溪橋上的人很少,
雖然有些想看看大溪橋夜晚的燈光,但現在時間還很早。

在這個小鎮中處處可以看到陀螺,陀螺是大溪的意象標誌吧,
附近的中正公園在假日時會有許多喜愛陀螺的人在那打陀螺自娛娛人。

中正公園原開始是由日本人所闢建的,
所以在公園當中有個以前是相撲場的地方。

在中正公園中的銅製大小陀螺,
也介紹著大溪為什麼會成為陀螺小鎮的由來。

我在大溪武德殿前又跳了起來,
下次應該試試飄浮,這個姿勢太多次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